查看原文
其他

毛主席和老百姓之间的故事,感人肺腑,温暖人心

向小园 古诗词夜读 2022-12-26



文 | 向小园 · 图 | 网络


众所周知,毛主席一生为国为民,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还是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,毛主席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。他时常对身边的人说:“我们走到哪里,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。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战士,就是为人民服务的。”


这样的话毛主席从来不是说说而已,他身体力行,始终关怀、体察着民情,为人民打江山,为百姓谋福利。


作为人民领袖,毛主席深受爱戴,而在生活中,毛主席更是常常深入基层,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,他与老百姓们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。

 


毛主席从小就深知民间疾苦,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。


年少时,毛主席生活在湖南老家,时常与长工们一起做农活,砍柴拔草、犁地耕种,事必躬亲,久而久之,对于百姓生活早已深有体会。


再加上毛主席母亲性情温和善良、乐于助人的言传身教,毛主席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了同情贫弱的优良品质。


当初,毛主席在读私塾期间,便时常将自己的饭菜分给家境贫困的同学们,有一年冬日,甚至脱下自己半新的夹袄送给了一位衣着单薄瑟瑟发抖的同学。


后来,毛主席外出求学,见到了更多的人间百态,在亲身体验了社会苦难后,愈加坚定了自己为民请命的人生志向,坚定不移的走向了革命道路。

 


纵观毛主席一生,每当身边有百姓遭遇困难时,总会伸出援手,悉心照料。

 

1932年10月,毛主席在卧龙山脚下的福音医院疗养。有一天,毛主席发现附近老古井的井水浑浊不堪,在询问过百姓其中原因后,亲自带领警卫班的战士们,拿着从当地百姓家中借来的锄头铁锹等工具,带头跳入古井中,将井中堆积的淤泥、青苔等处理的干干净净。


当古井焕然一新后,井水也变得清澈,来此处打水的百姓们越来越多,毛主席时常同他们聚在一起拉家常。1962年,中央召开七千人会议期间,毛主席特意向当地领导,当年的老古井是否还有水,当得知百姓依然能在此处取水时,倍感欣慰。

 


1934年12月,寒风冷冽,当中央红军途经剑河县柳川镇中都村(现镇江村)陡寨组时,见路边倒着一位苗族妇女与一个小男儿,他们二人衣着单薄、奄奄一息,待毛主席一番询问后,方知妇女家中一年的粮食都被地主收走,自己与孩子只能外出乞讨,谁料天气骤冷,滴水未进的二人意外晕倒在路旁。


毛主席听闻后,心痛万分,急忙脱下自己身上的毛衣,并从行李中取出物资赠予妇女,而深受感动的妇女不知道的是,当时毛主席刚刚从疟疾中恢复过来,身体虚弱,但面对百姓疾苦,仍旧毅然决然的脱下毛衣。这样的爱民情怀,着实令人泪目!

 


建国后,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不仅操心着国事牵挂着人民,对于身边人同样关怀有加。


1964年,毛主席的司机朱德魁身患重病,毛主席知晓后,派人前去探望,并赠予三百元营养费,后来又多次派人前去慰问关怀。


吴连登,是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员,从1964年开始,陪伴毛主席度过了最后的十二年。有一年,吴连登老家遭遇火灾,他将全部积蓄拿出,仍旧难以修复老房。毛主席得知后,特意拿出自己稿费中的300元贴补吴连登家用。

 

 

这样的故事在毛主席生活中屡见不鲜,他心系人民,深入基层,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日夜操劳着。


如今再度回顾,仍能感受到桩桩件件背后所流露出的爱民情怀。每每提及,不禁热泪盈眶,这样一位人民领袖,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诚挚缅怀!




—- END -—


感谢你每一个“点赞”和“在看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